东北王张作霖(83版大帅张作霖)

张作霖是如何统一东北的

在张大帅时期东北就已开始实行“整军精武,励精图治”的政策,开矿、修铁路、建电站、设银行、办学校,他们父子二十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使东北的经济在中国已举足轻重。

东北地区建立最早建立了一批工业,其中军事工业以及重工业占了相当比例。张氏父子在东北建立的工业,侧重于重工业与采掘工业。当时东北地区的铁路、矿山、钢铁工业,也是全国最发达的。

从张作霖宣布东北自治,根据自建自营方针,制定了庞大的铁路修建计划,并不顾日本多方阻挠,努力将其付诸实施.经过近十年努力,打破了东北铁路长期由外国控制的局面。

张作霖不顾日本之反对,成立了自营自建铁路的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东三省交通委员会,开始筑建东北铁路网。张作霖改革了东北的陆军军事力量有了质的飞跃。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陆军!东三省兵工厂和奉天迫击炮厂可以发现东北军已经十分完善了基层火力的配属,这也代表了东北当时拥有全国相对发达的重工业和兵工业每年生产大炮150门,炮弹20万发,步枪6万支,枪弹18000万粒,轻重机枪1000挺以上,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兵工厂!东北张学良所支持的汽车研究中心研究出了中国第一辆货车汽车!是中国第一辆自己研制的汽车!张学良命名“民生”牌汽车!东北陆军在军事装备、作战理念、人员素质来说,都是当时中国最完美的配备!

在八兄弟中,东北王张作霖排行第七,他为啥能当老大

结拜兄弟中,排行老大的人一般是兄弟队伍中的领导者,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们的东北王张作霖在他的八位结拜兄弟中排行老七,却始终是领导者,为何六位大哥都听命于他?对他忠心耿耿呢?

一般情况下,结拜的兄弟都是按年龄从大到小进行排行,张作霖在他的结拜兄弟中排行第七,虽然年龄不大,但是人小鬼大,人机灵,会做事,是八个兄弟当中最有能力的一个人,我们来细细品读一下张作霖是如何成为老大?

本就是张作霖的下属,比如老八张作相,因为命案在身,背井离乡,无奈之下带着兄弟投靠张作霖,从一开始便追随张作霖,对张作霖忠心耿耿,自然唯命是从,事实证明张作相也是一个侠骨柔肠的男子汉,张作霖死后忠心耿耿辅佐张学良,从无二心,可谓忠臣。

二、张景惠,他本来就是自己队伍的老大,但他愿意追随张作霖,把自己的队伍交给张作霖领导,自己甘为绿叶作陪衬,不过,张景惠见到张作霖时,两人刚说几句话就一拍即合,张景惠就对张作霖说,我们一起努力吧,两人互相信任,共同努力,虽然不幸的是张景惠最后做了汉奸,背上千古骂名,但是两人的兄弟情谊仍然很重,在张作霖死后,张景惠为他举办了丧礼。同样有自己队伍的还有老六孙烈臣,孙烈臣甘心服从张作霖的领导。可见张作霖的人格魅力受人尊重,孙烈臣一直是张作霖的左膀右臂,时刻带在身边,但是好人不长命,年纪轻轻英年早逝,张作霖心痛不已,犹如失去亲人一样痛苦。

同样有自己队伍的老二吴俊升却不像前两人那样忠心耿耿,服服帖帖,吴俊升是因为被逼无奈,不得不从,只能服从张作霖,当初张作霖杀了自己的兄弟,一直被吴俊升看不起,但后来,吴俊升遭遇困难,张作霖挺身而出,靠自己出色的才能帮助吴俊升解决困境,吴俊升才对张作霖刮目相看,吴俊升是一个很机灵的人,拜张作霖的母亲为干妈,不管如何,吴俊升最后还是打心底里佩服张作霖,在张作霖生命垂危之际,吴俊升始终陪伴着他,甚至还以身犯险,替张作霖先死几个小时,张作霖多活几个小时,两人的交情可谓生死患难与共,着实令人佩服。

说了这么多臣服张作霖的兄弟,其实还有一位与张作霖平起平坐,也很有才干,有勇有谋,他就是老四汤玉麟,汤玉麟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但是最后把队伍交给张作霖,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用命保护张作霖,可惜的是两人因为王永江闹翻了,王永江是一个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人,汤玉麟和王永江水火不容,两人谁也不让,为了换掉王永江,汤玉麟甚至想对张作霖动武,无奈张作霖只好放弃汤玉麟,幸运的是,兄弟情深,张作霖在汤玉麟落魄之际伸出援手。

四、第四类人是老大马龙潭,他比张作霖大18岁,此人非常优秀,很是突出,名气很大,这让张作霖有所忌惮,不敢重用,又不敢疏远,但老大似乎对张作霖也没有太大好感,老大的名气也不如张作霖大,人气也不高,最后被张作霖解除军职,两人分道扬镳。

如此看来,张作霖虽说排行老七,但是深受兄弟的信任,带头成为大哥,这与他个人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东北王张作霖的八个拜把子弟兄都是谁

1、马龙潭,字腾溪,号灵源,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人,出身官宦世家,自幼爱好武艺,承袭家族云骑尉世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因保护沈阳皇陵有功,被委任为辽阳总巡、通化总巡。1907年,马龙潭与张作霖等8人结拜为盟兄弟。1909年,马龙潭升任奉天右路巡防军统领。

2、吴俊升,字秀峰,后字兴权,又字子琴,绰号吴大舌头,祖籍山东济南,奉天昌图人,1880年加入辽源捕盗营,以作战勇猛,多次得到提升,1908年时已升至奉天后路巡防营统领,候补总兵。1912年,吴俊升率兵击退勾结日本人的蒙古军,升任为奉天第二骑兵旅旅长。

3、冯德麟,出生于奉天海城,他出道较早,在绿林和乡勇界名声很响,张作霖先前都投靠在手下。1904年,冯德麟曾一度参加了日本人招募的“东亚义勇军”,与俄国人交战,后被清廷招抚,任命为巡防营统带、后充任巡防营左路统领。

4、张景惠,字叙五,满族,辽宁台安人,出身普通农民家庭,早年混迹于江湖上,后结识张作霖,为张作霖所赏识。1906年,张景惠升任为管带。1910年,他又被任命为师团长,1917年,张作霖将他提拔为了第53旅旅长。

5、汤玉麟,字阁臣,绰号二虎,奉天义县人,出身贫苦家庭,曾做过土匪,救过张作霖的命,为张作霖所看重。汤玉麟曾被张作霖任命为53旅旅长,兼任省城密探司令。1916年,张作霖任用王永江为奉天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引起汤玉麟的诸多不满。汤玉麟后来曾一度与冯德麟合谋反对张作霖,事败后,被张作霖撤职。

6、孙烈臣,字占鳌,出生于奉天黑山,出身染匠世家,做过马贩子,后来投靠张作霖,为张作霖所赏识,1900年升任为、绥靖营哨官。中华民国以后,孙烈臣被先后出任了27师师长、步兵第54旅旅长、湘东总司令、东北军副司令长官、黑龙江督军兼行省省长、东北军陆军整理处总监兼陆军总部谋主等职,被授予过陆军上将军衔。

7、张作相,字辅忱,祖籍直隶深县,出生于奉天锦州义县,绿林出身,他的名字虽与张作霖相近,却是没有宗族关系。他早年投靠张作霖,并结拜为盟兄弟,曾经在战场上救过张作霖,因而为张作霖器重。

扩展资料:

奉系军阀的首脑任务张作霖素来有着“东北王”的称呼,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期,奉军胜利势力推向顶峰,张作霖也就此入主北京,也成就了个人事业的顶峰,然而之后就是世人皆知的“皇姑屯”了。

张作霖本来就是绿林出身,擅长结交各界人物,有着众多人的帮衬,他人生事业也就此获得很大助力。当时中国还是十分流行结拜异姓兄弟的传统,张作霖自然也是很爱这调调,乐此不疲。

1907年,按年龄为序,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霖、张作相8人结拜为盟兄弟,从此开始了八兄弟的“相爱相杀”生涯。

“东北王”张作霖的籍贯究竟是河北人,还是山东人

张作霖籍贯一直有三种说法,河北人、山东人,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山西人,但是确切说法目前没有,根据张作霖儿子张学良籍贯,大家对于河北人说法更认同一些。所以在多数的记录中都说张作霖籍贯是河北人。

对于主张说河北人,主要是根据《张大元帅哀挽录》中明确记载“其先为直隶人”也就是明确说他是河北人,而且在海军大元帅张公雨婷神道碑上碑文是由督军署参谋长臧式毅亲自领衔,同时由八位处长署名,碑文中写道“公讳作霖,字雨亭。其先为直隶人,清末迁奉天海城。”可以明确看出他最初是河北人,后来在清末年间的时候迁入了奉天海城。”

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也是国民革命军将领,他自己也说自己的足迹是河北大城,而且在大城内也有记载过说大战时候,张作霖曾经回过家乡认祖,但是由于张作霖曾经当过土匪,所以当地的老人都认为这有辱门风,也怕受到他牵连,所以最后没能认祖归宗,根据这两点看来,张作霖籍贯属于河北还是比较具有可信度,毕竟一个是直系亲属口述,另一个是有真实记载。

张作霖的籍贯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山东人,这个主要是从一个行状中张作霖的家属在他去世后所叙述记录的,其中写道张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远祖居山东,族甚蕃。有人根据这个记载推断张作霖的籍贯是山东人,其实相对来说是不确切的,我们看记录很明确的是远祖居山东,族甚蕃,远祖是很多代以前的祖先,那么对于张作霖而言可能是老祖宗是山东,而张作霖是河北,这个说法也是比较合理。

另一个说法就是张作霖是山西人,这个是一些具有考证的史学家所认为的,他们认为张作霖最早是山西人,后来迁移至河北,后来又去了奉天海城。

从以上分析来看,河北一直是各个说法中张作霖所到之处,而对于祖籍河北的说法更加的贴切一些,个人认为他的祖籍应该是河北。